Sunday, June 30, 2024

ETF的种类

倒数3167天

ETF (Exchange Traded Fund)是开放式指数跟踪基金, 一种跟踪指数、 商品或一篮子的资产,投资者可以在股票交易所进行ETF交易.

ETF的好处我们在以前讨论过, 其中包括低收费, 和大盘齐步等等, 适合相信组合多元化可以降低风险的投资者.

但ETF有多少种类? 是不是所有被称为ETF的都是可以买的ETF?


今天的市场上的ETF五花八门, 让人眼花缭乱, 说真的, 要认真挑, 还真的会有选择困难症.

假如当初买下的不是同种类的ETF里最好的选择, 也就算了吧, 放过自己, 不用卖了再买过, 毕竟只要是跟踪同一个指数, 其实差别不大.


好, 今天来看看今天有着多少种的ETF.


1) 股票ETF

市场上最常见的莫过于追踪股票指数的ETF, 也是大众最熟悉的. 最经典的莫过于追踪标普500 (Standard & Poor 500 Index)的ETF如SPY, VOO, IVV等等. 同一个指数可以有多家公司的ETF, SPY是SPDR公司的, VOO是Vanguard公司的, 而IVV是iShare的. 这好比买跑步用的球鞋, 你可以选择ASICS, NIKE或ADIDAS, 他们都是买球鞋的公司. 当然, 这也包括了追踪Nasdaq 100 Index的ETF如QQQ等等. 


2) 债卷ETF

除了追踪股票指数, 市场也有追踪债卷的ETF, 如全球整体投资级债卷(BNDW), 美国整体投资级债卷(BND), 美国中期公债(3-10年)VGIT, 美国长期公债(20年以上)TLT等等. 


3) 商品(Commodity)ETF

这包括金属ETF如SPDR Gold ETF (GLD), iShare Gold Trust (IAU); 再生能源ETF如Invesco Solar ETF (TAN), First Trust Global Wind Energy ETF(FAN); 农业ETF, 工业ETF之类等等.  


4) 行业ETF

行业ETF包括热门行业ETF如科技板块的ETF - VGT (Vanguard Technology ETF) & Technology Select Sector SPDR Fund (XLK)等等. 除了科技, 市场也有金融行业, 医疗行业的ETF等等.


5) 国家市场ETF

国家市场的ETF有类似美国以外的股票市场ETF如全球股票市场美国除外(VXUS), 全球已开发国家股票市场美国除外(VEA), 全球新兴市场美国除外(VWO)等等.


6) 反向ETF

反向跟踪指数的ETF就是当指数跌, 它就涨; 而指数涨, 它就跌的ETF. 假如你觉得S&P 500会走低, 那你可能会买进反向S&P 500的ETF如ProShares Short S&P 500 (SH), 好从中捞一笔. 


7) 杠杆型ETF

和反向跟踪指数的ETF相反, 当指数跌, 它就跌更多; 而指数涨, 它就涨更多的ETF. 假如你觉得S&P 500会走高, 那你可能会买进杠杆型S&P 500ETF, 如ProShares Ultra S&P500, 当它涨5%时, 你就可以得到10%; 但当它降5%时, 你也降10%.


8) 股息型ETF

跟踪股息型指数的ETF, 定期发股息给ETF投资者, 如Schwab US Dividend Equity ETF(SCHD), Vanguard Dividend Appreciation ETF (VIG)等等. 再次提醒, 马来西亚国民拥有的美股股息是会被抽30%的withholding tax哦.


9) REITS ETF

你也可以选择成为全世界产业的包租婆, 只要买进iShares Global REIT ETF(REETS),Vanguard Real Estate ETF (VNQ)等等.


10) 主题ETF

假如你觉得未来就只押在AI上, 你可以投资AI相关的ETF如Global X Robotics &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ETF (BOTZ); 或EV相关的ETF如Global X Lithium & Battery Tech ETF(LIT)等等. 


11) 收入型ETF

喜欢期权的朋友也可能购买Option Income ETF, 如Covered Call ETF, 比如Global X NASDAQ 100 Covered Call ETF (QYLD), JPMorgan Equity Premium Income ETF(JEPI), Defiance Nasdaq 100 Enhanced Options Income ETF(QQQY)等等.


看到这里, 你是不是觉得原来ETF市场这么百花齐放, 想买都不知买些什么好.

其实不懂得的就暂时别买, 反正每个人的钱其实也是有限的, 就选择一些自己觉得安全的, 舒服的, 有信心的来买进就好, 不要尝试那些自己不清不楚的避免踩雷. 

多数朋友买的ETF, 不外乎就是股票ETF, 国家型ETF, 债卷ETF而已. 其他的ETF假如你有需要, 可以自行斟酌买进.

记得做好资产配置, ETF组合, 才开始照计划定期定额买进.


今天暂时就先说到这里, 下次再讨论ETF组合的方法. 

那也是另一个令人眼花缭乱, 目不暇给的话题.

有兴趣投资ETF的朋友可以试试MooMoo!

Join Moomoo MY with Me & Get Cash Rewards!



退休需要多少钱?

倒数3451天

究竟一个人需要多少钱才能退休?
这是个好多人都在问的一个问题.
好多学者都已经研究过这个课题, 所以我比较喜欢引经据典, 毕竟前人种树, 后人乘凉嘛.
根据财务顾问William Bengen在1994年发表的4% Rule的研究心得, 退休人士可以计算出他们可以在他们投资的资产里提领多少钱才不至于把钱花光.
根据他的发现, 退休人士每年可以提领4%的投资资产, 每年还可以提高0.3%, 直到三十年后.
4%原则的原理是..
4% X 总退休额 = 每年花费
1/25 X 总退休额 = 每年花费 (4% = 1/25)
总退休额 = 每年花费 X 25
假设你的每年花费是RM 48000, 总退休额将是RM 48000 X 25 = RM 1200,000.
假如你存有RM 1200,000, 你可以每年提取4%, 相当于RM 48000的价值(每年成长3%)直至80岁(可以参考图表)(100%存定期存款或EPF,年利率5.5%).
这是假设一切如预计般, 你就可以把钱花光, 为国增光, 破产上天堂了!
当然, 没有多少人希望算得如此刚刚好, 万一有什么冬瓜豆腐, 那就没钱终老了, 但学术研究至少给你一个概念, 你大概至少需要多少才能退休.
绝大多数人, 可能都需要留下一笔遗产给下一代, 那这个笼统的算法就不够用了.
假如你依然存有RM 1200,000, 可是你把资产投资在每年有7% 回酬的股市里, 假设你依然每年提取4%, 相当于RM 48000的价值(每年成长3%), 那你可以一直提取直至100岁(可以参考图表), 而且还会留下RM 8.9 mil的遗产.
由此可见, 100%存在EPF (5.5%回酬), 和100%存在股市(7%回酬), 还是有一定的区别的. 别小看区区1.5%回酬的分别, 在时间复利的巨轮下, 1.5%的回酬可以让你有天壤之别.
假如你是个低风险的投资者, 那你就必须努力存有更大的本金以便可以用最低风险的定存或EPF累积退休金. 不然, 那投资在股市里, 购买ETF或存股, 还是有必要的.
当然, 我提供的例子是极端例子, 你可以调整定存/EPF和股票的比例, 只要比例适当, 适合你的风险承受能力, 那还是可以有足够的退休金终老的.
我家里没给我留下任何遗产, 以后若我可以存得一笔钱, 那我便是富一代.. 哈哈, 感觉还不错啊.
我想我孩子们毕业后应该也是不会在我们这儿拿到任何资金上的帮助, 包括屋子等等, 因为努力后得到的, 才显得珍贵.
或许在我去世后, 他们会继承我们的遗产吧, 那他们的生活实在是比我和我先生好太多了.
我们身边不少同事朋友们或许也是继承了家族遗产, 静静地过着打工一族的生活.
工作对于拥有后盾的朋友们, 打工也许只是过日子的一部分, 但对于家里没有其他经济支柱的朋友们, 一份薪水的重要性又相对地不同了.
假如你需要更仔细的算法, 可以考虑用用网上的退休计算机.
网络上有很多不错的计算机软件, 我觉得这家的暂时是最好用的, 你们可以试试.
假如你喜欢, 欢迎向stephengower1@gmail.com表达你的谢意.
你可以设置种种设定, 你现在的存款, 你现在的年纪, 退休年龄, 每年直到退休的存款, 每年花费, 通膨率, 你的资产配置(股票和定存的比例, 利率等等).
设置好后, 你就可以快速地预测你每年通膨下的花费.
假设你现今存款有1百万, 今年35岁, 打算40岁退休, 退休前每年存RM 60000, 退休后每年花费RM 48000.
根据你设置的每年通膨率是3%, 当你41岁时, 你必须提取RM 57314才相等于RM 48000的价值; 当你42岁时, 你必须提取RM 59033才相等于RM 48000的价值了.
根据你设置的存款率和股票回酬率, 你的退休金将逐年增长, 又逐年被你消耗相等于RM48000的价值直至你设置的年龄为止.
假设你的资产配置是股票25%, 定期存款75%, 存款率是5.5% (假设放在EPF), ETF或股票回酬率大约是7% , 那你以上的存款足以让您每年提取4%直至100岁为止, 而且100岁存款还剩下RM 1000,000.
假设你的资产配置是定期存款或EPF100%, 存款率是5.5% (假设放在EPF), 那你以上的存款足以让您每年提取4%直至88岁而已.

William Bengen的4%法则虽然简单, 却一针见血地算出一个大概.
除了这个方法, 市场上也不乏其他算法, 有空我们可以用其他方法算算.
今天暂时就到这里, 大家快去算算你需要多少钱退休吧!
希望大家都在财富自由的路上哦~






Saturday, June 22, 2024

尽早投资的实验

倒数3174天


近来牛市强劲, 市场稍有回调, 但我手上的马股没有明显的买入的低点, 多数手上的股息股都已经超过目标价, 就算是发股息, 也很少低于目标价的情形. 再加码变得越来越困难.  

我之前的目标是每个月的存款都用来存马来西亚股息股, 设下的被动收入目标是一年RM 120000.

假如EPF达到RM 1 MIL后, 大约只有RM 55K, 剩下的RM 65K原本打算在马股股息股里找.

但, 原来要在一年内买入那么多股息股, 必须靠天时地利人和, 现在想要闭眼无脑买入, 已经比熊市时难得多(只能等待目标价突然拉高的公司了).

山不转人转, 在牛市中, 要找个股息股买入点都很难, 于是今年开始考虑在无法存股的时候存ETF. 


股市总是牛熊交替, 周而复始, 生生不息.

看着这张市场周期图, 可以看见的是美股S&P500的牛市平均大约有51个月; 而熊市平均大约有11个月.

牛市涨幅不一, 熊市的跌幅从平均的20-30%到2008年最惨烈的51%, 却平均只有区区的11个月左右. 

2022年的熊市原来也不过是大约一年左右, 但却仿佛过了好久好久. 



根据ETF的书籍推荐, 投资者不应该择时买进, 反之应该尽早投资, 把手上的资金放入市场, 再继续定期定额投资, 以赚取最大的回酬.

有网友告诉我, 去年他根据书本的建议, 把一笔资金买进美股ETF, 第一次在股市里真正地赚到了一笔, 我实在是替他感到高兴! 

虽然我一直持有QQQ, 定期定额, 但从来不敢把大笔资金一次性买进ETF.

虽然我的QQQ也是赚了, 我也对每年大约15%的回酬感到满意, 但假如我在2022年把大笔资金一次性买进QQQ, 说真的, 我的回酬确实应该翻倍. 

人性就是这样, 明明知道应该尽早投资, 但手和脑就是不听使唤, 看着股市最高点, 想买但是买不下手.


现在是股市最高点, 但<<持续买进>>一书说, 由于美股长年向上, 美股大部分的时间都是在股市最高点, 只有少部分时候是低点. 

长期握住现金等待入市的时机, 反而是损失了时间成本.

书中所说和市场周期图不谋而合, 事实摆在眼前, 不由得我不信, 但我还是怕.

厥又上先生的<<阿甘投资法>>也说, 每年的最高点投入, 和每年的最低点投入, 回酬的差距虽然有差, 但还不至于差距太大. 

感谢这些书中老师的教诲, 每每在我想要放弃时, 就屡屡提醒我再坚持下去.


今年, 我打算学习尽早投资, 慢慢地把一笔资金放入市场, 任其浮动, 明年再来看看情况如何.

假如, 我感觉还行, 或许明年再把另一笔资金放入市场.

假如可以, 我在学习走出舒适圈, 在1-2年内把闲钱放进S&P500 ETF, 不再把钱存在只有3.5%回酬的SSPN.

人就是这么奇怪的动物, 把钱放进EPF时, 我没有犹豫过; 可是在打算放进ETF时, 我竟然犹豫了.


明明知道把钱存在定期存款在面对通膨率高涨的年代比存在股票市场危险, 但我竟然还是胆怯了. 


神奇的是, 我以前还是握有满手科技股的投资者, 当时的我满手个股, 却一点也不胆怯, 而现在却有一些犹豫. 

我想这其中的分别是, 当初我的股票投资额占总资产的10-15%, 而现在我的股票投资额已经占总资产的26%, 接下来, 那将是挑战投入总资产的40%. 

剩下的60%将会是EPF, 而我可以动用的资金将会是超出EPF超过RM 1 MIL之后的余款和少量现金. 


假如2022年的我, 没有选择卖出手上的个股, 现在这些个股应该已经翻倍(我买的都是GOOGLE, MSFT, AMD, AMAT, TSM, LRCX, ADOBE, BABA等等).

假如你有一篮子的好股, 暴跌之际, 其实也需要一定的现金才能逢低买进. 

可笑的是, 我不是没有资金, 但当时的我, 还没有投入更多资金的心理准备, 看着波动剧烈的个股暴跌20%, 眼睁睁地跌进熊市, 我选择卖了保住赚幅.


因此, 我非常能够理解那些在早期把台积电, NVDA卖掉的朋友, 当股价暴跌, 但你不打算把更多的资金投入的话, 感觉好像应该把个股卖了不然不知道何年何月才会涨回来.

我觉得这是保守投资者尝试保本的自然反应.


我当初选择坚持不卖股的老朋友K, 当初最大亏损80%, 这两年来承受无限大财务压力, 他现在也是建议, 或许在暴跌7%后, 他就应该选择卖掉一些以保本.

有本才能继续投资, 没本就不用再投资了.

可是, 假如你因为卖了台积电或NVDA, 赚不到后来的暴涨, 那也只能说自己没有长期持有的勇气与信念.


股市神奇的之处是, 它就是置之死地而后生的一个地方.

波动就是常态, 不能接受一定程度的波动, 你就是不能赚到之后的暴涨, 当然, 等着你的也可能是更大的暴跌.

风险之大, 回酬之丰, 试过的人就明白.


假如让我重来一遍, 我觉得我不要再握有太多个股, 因为太多个股, 无法兼顾做到每只都逢低买进, 也会在每次公司公布季报时担心暴雷, 心理压力大.

假如只握有几只ETF, 可能会让我感觉有安全感一些, 不用担心公司的财务状况, 也不用担心选股错误, 公司倒闭, 唯一的缺点就是赚幅比较低, 但绝对比通膨率来得高.


或许, 我的风险承受能力低, 当初随意的买进, 没有做好风险规划, 资金配置, 股市行情不好时, 就会以为自己的投资占总资产的很大占比, 而感到焦虑不安, 就会急于卖出. 

今年, 我把股票投资根据马股, 美股(ETF, 个股)做好资产配置, 把风险把控好, 希望可以让自己放心买进的同时, 睡得安心. 

波动性大的股票或ETF, 必须控制在总资产的3-5%内(或者更低), 买进后就放着等待奇迹发生就好, 不要一直加码.

暴跌时, 我必须记得最糟的情况可能就是损失总资产里3-5%的资金, 其实只是一笔亏得起的钱(当然不亏更好).

而且, 我选择的个股和ETF, 我相信不管如何激烈波动, 最终都会回到高点, 只是时间的长短而已(希望如股市周期图所说的大约11个月就好). 


接下来, 假如找得到适合的股息股, 就买; 找不到就买进ETF, 不再让资金无所事事, 反之要让它好好工作, 不管是马股还是美股, 只要有高于通膨率的回酬都是好回酬. 

Sunday, June 16, 2024

资产配置

倒数3181天


昨天回答一位网友的问题时, 才发现原来我一直没有写过任何关于资产配置的文章.

今天决定写写, 毕竟不管是任何投资, 提前做好资产配置, 是非常重要的.

现在股市大热, 很多网友都在问, 我可以杠杆吗? ALL IN吗?

我觉得假如你已经做好资产配置, 剩下的闲钱你觉得你敢ALL IN, 没有人可以左右你, 但我个人承担风险能力低, 实在不敢ALL IN或杠杆.


资产配置的目的是什么?

我觉得, 资产配置最主要的目的是帮助个人以最适合个人承担风险能力的波动性达到财务目标. 

正如我再三强调, 每个人承担风险能力不一样, 有些人可以承受很高的波动性依然可以吃喝玩乐, 有些人一点风吹草动就吃不下饭.

我身边有握有100%美国科技股的朋友, 2022年时日子过得非常惨, 几乎都快无法退休了, 可是转眼来到2024年牛市, 经过一番操作换股, 他已经完全恢复元气, 正积极地做着资产配置, 毕竟2022年的80%资产缩水实在是恐怖, 但他还是活过来了. 我身边也有100%定期存款的老奶奶A, 股市波动对她一点影响都没有, 但她也不时埋怨通货膨胀的糟糕, 每多活一年就要多花一年的钱, 但她的年度开销非常低, 所以应该还可以支撑很多年. 


不做资产配置的人, 就像是在无边森林里没带指南针地往前走, 见招拆招, 最终也是会抵达目的地, 但探险带上指南针是不是会感觉安心些?


所有的资产配置的开端, 都是由设下财务目标开始.

财务目标我们粗略谈过, 市场上有各种计算退休金的算法, 其中一种比较粗暴有效的做法是年度开销 X 25.

假设年度开销是RM 48000 X 25 = RM 1200000.

我们不深谈这个算法, 但可以以这个为假定的财务目标来计算.


什么是资产?

基本上资产包括现金, 股票, 债卷, 员工退休金储蓄(EPF), 房产, 基金, 黄金等等, 所有可以为你带来回酬的投资项目都属于资产.


资产配置就是根据比例把个人资产依照个人风险承受能力瓜分, 根据个人需求而降低波动性或提高回酬.

我们把资产分类为三大类比较容易讨论 - 现金, 股票, 债卷.


现金

现金就是流动性最高的资产, 需要时可以随时动用, 回酬也是最低的.

假设你把钱存于电子银行, 现在大约可以拿到最高3.88%的年度回酬.

每个人开始投资前, 应该要有至少6个月的紧急基金, 以备不时之需. 


债卷

债卷的存在是为了提供资产的稳定性.

债卷的本质与股票不同, 你是债卷发行者的债主, 你借钱给债卷发行者, 在同意的年份里每年拿回双方同意的利息, 而在债卷到期日赎回本金.

债卷可以是国家债, 公司债, 短期债, 中长期债, 长期债等等. 

既然是借钱, 当然是越早还钱, 风险越低; 借钱给国家自然也是比借钱给公司来得低风险.


马来西亚的员工退休金(EPF)虽然不是债卷, 但我觉得它的存在仿佛与债卷的存在有着异曲同工之妙.

我们定期投钱入EPF, EPF每年给我们5-6%的利息, 直到投资人55岁到期可以赎回本金.

所以, 我通常把EPF当成现金或债卷来计算, 因为EPF是几乎每个打工人都有的户口, 而这笔钱也达到稳定个人资产的重要性.

唯一不同的是, 债卷可以随时赎回本金, EPF是强制性必须存到55岁, 但达到RM 1 MIL后, 多余的款项可以自由使用. 


债卷和EPF的不同之处是, 债卷价格浮动, 它付你利息的同时, 它的价格也在市场浮动, 随着市场的变动, 你的本金也会跟着浮动. 

EPF比债卷稳定的是, 它保本, 确保你的本金不会减少, 但缺少灵活性.


投资人距离55岁或RM 1 MIL越远, 或许持有债卷比增持EPF来得好, 因为你暂时无法动用EPF的钱.

但投资人假如距离55岁或RM 1 MIL很靠近, 或许增持EPF比拥有债卷来得低风险. 


股票

股票是参与公司的经营, 成为公司的投资方, 与公司一荣俱荣, 一损俱损.

根据历史, 股票是极大化个人资产的最佳方法之一, 虽然回酬高, 但波动性大. 


讨论完了三种不同的资产性质, 那投资人应该怎样配置资产呢?

简单粗暴的资产配置公式是, 股票比例 = 110 - 你的年龄.

假如你今年30岁, 股票比例可以高达80%. 

假如你今年45岁, 股票比例可以高达65%.

假如你今年55岁, 股票比例可以高达55%.

以此类推.


这只是个公式, 建议, 假如无法做到这么高的股票比例, 那也不是不行的.

我相信大马人普遍觉得股票危险, 定期存款安全, 所以多数人股票投资的比例应该偏低.


因此, 你可以用GOOGLE SHEET或EXCEL做个表格, 来计算你的个人资产和资产配置比例.

你可以计算你自己的本金有多少, 假如只靠EPF是否可以足够退休.

假如单靠EPF不足以退休, 那你需要投资多少才可以达到你梦想中的退休金.


我粗略做了一个表格, 计算一位30岁的投资人的资产配置.

假设他30岁时, EPF有着RM 150000, 公司和个人定期投资EPF, 最终他在55岁时, EPF有大约RM 1.1 MIL.

他每年提领RM 36000, 假设每年3%通膨率, EPF每年还是5.5%回酬, 它可以一直提领RM 36000相等的数额直到他老去.


假设年度开销RM 36000对这位投资人来说并不足够, 那他可以投资其他投资项目以赚取其他回酬来应对他的其他开销.

假设他投资股票ETF, 从每个月RM 1000开始, 每年增加投资额5%, 直到55岁, 假设ETF给他大约8%回酬, 那他55岁时大约有RM 1.7 MIL的存款.

假设他每年提领RM 48000, 假设每年3%通膨率, 它可以一直提领RM 36000相等的数额直到他老去.


但投资股票ETF市场的回酬浮动, 某些年份假如遇上股灾, 它可以用EPF的回酬紧衣缩食, 过个几年等股灾过去, 再继续提领股市里的钱.

这样, 投资EPF/债卷将增加这名投资人的底气, 熊市时不至于完全没有收入, 牛市时也有多余的钱可以抗通膨.

两笔投资互补, 在高低起伏的投资市场里赚到一定的回酬, 也得到一定的稳定性.

这个表格的右边, 是这位投资人的资产配置.

一开始时, 由于投资金额还少, 所以EPF/债卷的投资巴仙率是偏高的.

渐渐地, 大约在投资人40-50岁间, 两种EPF/债卷和股票的投资额开始持平.

慢慢地, 股票的巴仙率开始越来越高, 这时投资人可以调整提款率或投资额, 降低股票的配置, 提高债卷/EPF, 以避免大部分的资金在股市中浮动.

调整股债的比例, 来稳定投资回酬, 就是资产配置的精髓.


资金配置, 就是在稳定与回酬之间的博弈.

假如你可以承担很大的风险, 那你可以完全100%只靠股票, 这就是所谓的ALL IN.

假如你一点风险都不能承担, 那你要承担通膨的风险, 或努力提高本金. 


但, 现实里, 有这样的能力或勇气者非常少有, 股债平衡的目的就是要让投资者睡得安稳, 不要像我当年在2022年时, 想起我公司十多年来给我的个股, 在美股在三天内暴跌20%时, 漏夜起身卖股!

现在的我, 把风险分散在马股, 美股, 美股ETF里, 比起当年一股当先, 至少不用担心睡醒十多年的持股就消失了.



Friday, June 14, 2024

风险与回酬

倒数3182天


近来就想着如何提高自己的美股ETF投资, 但纵观所有的ETF实在找不到没有重叠又比QQQ高回酬的.

回酬高于QQQ的风险自然就大, 回酬低于QQQ的风险自然就小, 天下真没有白吃的午餐.

我再这么找下去, 眼睛找瞎了, 也不知找得到高回酬低风险的ETF吗, 最终应该是被GURU骗了还差不多.


NVDA回酬无限高, 十年内曾经深跌60%.

SMH每年回酬大约28%, 十年内曾经深跌38%.

VGT每年回酬大约21%, 十年内曾经深跌33%.

QQQ每年回酬大约18%, 十年内曾经深跌32%.

voo每年回酬大约12%, 十年内曾经深跌22%.

VT每年回酬大约8%, 十年内曾经深跌20%.


想要平稳, 又想赚大钱, 那就等着被骗吧.

虽然ETF包含多只个股, 但这不代表不会亏本, 只有心态上稳住的投资者最终才能赚到这浮浮沉沉股海里的钱.


最近看了厥又上先生的<<阿甘投资法>>, 书中每年拿8%回酬公债的老王和投资SNP500ETF的老张, 我就是典型的老王, 正学习着转型成为老张.

老王每年稳稳地拿了一定的回酬, 可是回酬一样, 但价值却年年贬值, 开始还可以换辆车, 后来就连两年的回酬都换不到一辆车了.

而投资股市ETF的老张, 先苦后甜, 开始时回酬忽高忽低, 最终的回酬却比老王多上好多倍, 但期间经历好几次股灾, 面对资产缩水的几年窘境, 非常真实地呈现出ETF投资者的情况, 也让准备投入ETF的朋友们做做心理建设.









一年前我开始认真存股, 存马来西亚股息股.

然而, 其实我三年前已经开始定期定额购买ETF, 由于没有心理包袱, 从来也没想太多, 结果三年后回酬还算不错.

这一年里, 我慢慢地适应把存款存在马来西亚股市里的感觉, 我的存款从来都没有一个固定的数额, 因为每天都在股市里浮浮沉沉, 但幸运的是, 经过了一年, 暂时还是绿的, 存粹是赚多赚少的分别, 波动也很小, 大约是2-3%左右.

我的美股ETF由忽高忽低到现在稳稳地有着38%回酬, 已经差不多到了定期存款的感觉了.


但, 我觉得没试过大笔资金在股市里经历过股灾的, 都不可以说自己是有经验的股民.

我虽然经历过2022的股市低潮, 但在暴跌之际把所有的股卖了, 所以算是近乎完美离场的例子, 不敢说自己身经百战.

根据历史, 一般的股灾大约是跌个20-30%左右, 大型股灾可能深跌40-50%左右, 已经是惨绝人寰了. 


假如你手上的股票大致上有个50%以上的涨幅, 其实股灾只是会把你的资金打回原形而已, 并不会把本金吃掉.

但是, 波动大时, 谁又忍得住?

买股前, 永远得问问自己, 跌跌不休时能忍住不卖吗? 说真的, 我也没有信心.

这也是我永远不敢ALL IN和杠杆的原因.


个股我不敢在深跌时不卖, ETF我希望我有这个勇气.

我买进QQQ时, 差不多是股市最糟糕的2022年, 一点点地捡回来的QQQ, 现在已经赚着钱了, 但我不知道假如一天股灾来袭, 我是否能够看着赚幅下跌, 忍住不卖 . 

假如新买进的ETF开场就深跌30%, 我也不知我有没有不卖的底气.


这一些, 或多或少都需要一定的资金配置来提升个人的底气.

试想想, 股市低迷时, 当你的资金大部分都卡在股市, 等待股灾过境之际, 最需要的就是一笔安稳的资金, 继续提供你足够的日常需求, 稳住你的生活开销.

所有的高风险投资的背后, 需要最稳妥的资金配置来平衡风险.


试想想假如你已经有足够应付生活的被动收入, 就算股票暂时陷入熊市, 也还是可以关机不看, 等待几年后股市回调(话说得简单, 其实当数目庞大, 感觉应该也是很糟糕的). 

个股还有倒闭下市的可能, ETF只要是一般流动性高的ETF, 就不会有遇到股灾而倒闭的可能, 我还在学习如何随着股价起起落落, 不要焦虑.


看着ETF的风险和回酬, 只能说忍得住的就可以握有更高的回酬, 忍不住的永远就只有放定期存款, 被通膨侵蚀的下场. 

当然, 假如你本金超级无限大, 那就不用做任何动作, 继续把钱留在定期存款就好. 

Saturday, June 8, 2024

开启专用晶片的时代

倒数3188天

上个星期出游去了, 没时间写文章.

今天悠闲地躺着, 终于又回到那个无所事事的状态, 感觉真好. 


上一回认真审视了自己的资产配置, 就在盘算如何提高自己的美股投资.

然而, 要让我这个胆小如鼠的投资者拿出真金白银来买股票, 总是不容易的, 好几次想到SSPN提款, 最终都不了了之.. 哈哈, 超级没用.

最后的做法就是, 翻箱倒匣, 找出那些躲在某些角落被遗忘的钱, 组在一起转成美金.

这些包括那些投资多年但回酬不高的烂投资, 或卖了股却还没投资的闲钱等等, 堆着堆着也是一小笔资金, 虽然还没达到今年打算投资的数目, 但至少解决了"燃眉之急".


燃眉之急是什么?

燃眉之急就是在NVDA再次股价分裂前再次买进的资金. 


2020年左右, 当时我手上握着一手的科技股, 后来在2022年起都转成QQQ和MSFT.

转成QQQ后, 最大的益处就是不用再纠结买哪一个科技股, 反正我大多数都有, 再也不用买到A股, 就买不起B股, 反正美股市场中从不缺好股, 缺的永远是资金(说的是我). 

太多个股的问题是, 当股价下跌时, 不够资金向下买进, 只能由着它自由落体, 虽然没有问题, 但始终没有掌控感.

自此之后, 我决定减低持有个股, 买进科技ETF, 让自己不用陷于购买A股还是B股的两难之中.


决定美股投资后, 我审视了一群美股ETF, 但暂时还不知道买那一只好, 毕竟要找到没有重叠又有高回酬的ETF并不多. 那一只美股ETF不是和QQQ重叠个20-50%?


看了许久, 我在考虑着是否要买进半导体相关的ETF如SOXX, SMH等等. 

半导体的ETF应该不是教科书里建议购买的ETF, Expense Ratio高, 产业风险高, 半导体也是有景气循环的生意, 但长远来看, 这是一门常做常有, 年年增长的生意. 

70年代的家电, 80年代的电脑, 2000年的智慧手机, 和现在的AI, EV应该象征着另一个半导体的新高峰, 而我们处于高峰的开端.


半导体的市场, 已经渐渐离开通用晶片时代, 慢慢地进入了专用晶片时代.

NVDA在专用晶片市场占比是90%, 剩下的小部分是AMD和其他公司. 

NVDA相等于80年代的INTEL, 垄断整个GPU市场, 让行内的竞争者望其项背, 而它的PE虽然不是低, 但绝对不是属于疯狂的高. 

假如AI的未来此刻正开始, 那未来5-10年内NVDA的盈利应该无人能出其左右. 

仔细想想, 这么多年, 我为什么唯独看漏了NVDA?

我想了又想, 只有一个原因, 那就是我自觉NVDA和TSLA应该都是一样类似被世人胡乱追捧的科技股.

当时我记得TSLA最高的PE达到1000左右, 我看见TSLA只能说是逃之不及, 随时等着它摔下神坛(现在的TSLA PE低了, 可是买的人却少了). 

NVDA在2022年后开始疯狂暴涨, 我直觉它就是和TSLA一样, 在没有盈利的前提下被追捧的一只科技股而已.

直到我近日才发现, 它的PRICE EARNING RATIO (P/E)竟然只有双位数!



很多人看见科技股暴涨, 直接把它与2000年的科技股泡沫(.COM Bubble)挂钩.

科技股泡沫指的是新兴的科技公司在还没盈利之前, 股价就飙涨, 这种现象在科技股确实是常见, 很多投资者也对这种新兴公司特别感兴趣, 而我从来不买进没有盈利的股票, 这也造就我几乎错失NVDA.

2023年前的NVDA虽然备受追捧, 可是EPS一直上不去, 我也一直冷眼旁观, 完全忘了要查看PE, 直到近来它锋芒毕露, 无处不在, 我才发现原来它的EPS在去年年底就急速上涨, 而且越涨越高.

股价虽然高, 但PE却只有双位数, 因为盈利越来越高, 直追股价, 这也造成股价直线上涨, 可是PE竟然下跌的奇观. 

我想了又想, 和闺蜜和先生讨论了之后, 决定在股价分裂前买进.

直觉上, 股价1股分裂成10股后, 股价应该会再度上涨, 因为股价低廉了会吸引更多资金进场. 

当然, 我们的目标不是这波上涨, 而是未来5-10年内的涨幅.

我怕我手上完全没有NVDA, 未来会懊悔, 所以用了小量资金买进了一两颗.

这样, 暂时圆满了我的美股购物欲, 也开启了未来定期定额买进的另一个选项.


拥有NVDA, 心理上必须要强大些, 毕竟股价起伏大, 我手上的NVDA只不过是美股的5%左右, 不会造成任何心理负担. 

以NVDA现今的股价, 只要任何一次的Quarterly Result开牌的盈利不如预期, 股价必定插水, 就可以再次买进.


2024年六月开始, 我手上握有的美股, 有QQQ (Nasdaq 100 ETF), MSFT, NVDA, AAPL(谢谢MooMoo).

纵观整个美国科技股市场, 我算是拥有了全部的大型科技公司, 而且也阴差阳错地拥有了前三名市值最大的科技公司的个股. 



如何用大马免费资源筛选股息成长股?

倒数3054天 ​ 首先, 老羊必须说, 我自己就是一只懒洋洋的羊, 所以在筛选的过程里也不是非常的仔细, 存粹就是图个大概, 把我想要的股息股筛选出来. 这种筛选条件基本上不会找到漏网之鱼, 只会找到一般大家都看得到的鱼儿, 所以不是很完美的筛选法. 但是, 基本上这是我202...